步入赤壁市赤馬港黃龍社區的赤壁研學小鎮營地,目之所及,四周從房頂到墻面全部得到了美化、亮化,人們宛若步入了一座靚麗的小鎮。
曾幾何時,這里曾是一片荒涼的土地?;膹U的學校內一片雜草叢生,房屋搖搖欲墜。赤壁市委、市政府引進漢方科技合資建設赤壁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,服務鄂東南學生研學旅行和勞動教育。
陸水河沸騰了。每天涌進千余名學生在陸水河畔開展教育實踐活動,一百多人在這里就業,還帶動了當地的第三產業發展。一所荒廢的學校倏忽間熱鬧起來。
營地的近千畝勞動教育基地,種植了各種蔬菜,養殖了多種觀賞魚;一個個豎起的蔬菜大棚,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就業,同時起到了科技引領作用。隨著第一批13所學校認領各自的勞動實踐基地后,一批又一批前來參加研學旅行的學子們,或參加團建的單位,紛紛認領自己從事勞動的一塊土地。各校的學子們找到了自己的空間、自己的區域,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。
學子們步入基地的農谷學堂、蔬菜大棚,漫步在懸掛著古詩古畫的廊道上,品味著一首首古詩古詞、一幅幅勞動畫面;手握鋤頭、肩扛鐵掀,步入基地勞模工匠館、農耕博物館和農谷閱耕講壇,親身體驗勞模精神、工匠精神,認知農耕文化,了解中國古代到現代上千種農具發展史、中華二十四節氣演變過程;接觸農耕生活,體驗打夯、碾谷、磨豆腐、擔水挑糧、農田耘耕、獨輪車運茶等。
學子們在耕種、采摘中出一身汗、滾一身泥,感受著勞動的艱辛和光榮,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,勞動成果要倍加珍惜。
當地農民介紹,1998年那場特大洪水,讓黃龍村與陸水河變成了一片汪洋,這里的良田變成了一片沼澤,一些農民不再種植了,只是坐等天收;一部分田地則變成了魚池。
農業綜合開發流轉為勞動教育基地后,這里溝渠縱橫,變為一片良田;肥沃的土地,培植著一茬茬豐收的農業成果。
景區開辟為拓展訓練基地,那向山頂延伸的百級臺階正好磨煉了學子們的意志?;匦略隽私哟行?、埋鍋做飯灶臺、篝火晚會廣場、風雨棚等建筑物,設置了叢林穿越、射箭臺等項目。那綿延的夷陵之戰畫廊,烘托高高的烽火臺,則展示了陸遜時期的后三國文化,燃起了學生求知的欲望,也點亮了學生奮發的信心。
營地工地上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。工人們搶工期、趕進度、戰高溫,承建水上應急救援中心、綜合實踐體驗館、課程研發中心、教育培訓中心、露天游泳館等項目。
項目啟動后,商砼車將一車車材料運送到工地,那高聳的塔吊塔臂就沒有停止過運轉,給營地帶來勃勃生機,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的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。
昔日那荒蕪的學校、荒蕪的景區、荒蕪的農田不復存在,“三荒”早已變成了“三靚”,綜合實踐基地、拓展訓練基地和勞動教育基地已然成為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,并沿著蜿蜒的陸水河驚艷遠方?。?span style="margin-top: 11px; margin-bottom: 5px; line-height: 2.5em;">丁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