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日,在3A級旅游景區黃袍山國家油茶產業示范園紅花油茶林觀賞區內,茶花競相綻放,引來游客駐足拍照。
示范園一管理者介紹,觀賞區內總占地10畝,正在開放的是百年老茶樹。
2013年3月,黃袍山油茶公司從本縣黃袍、金山,移入350棵百年老油茶,采用高冠嫁接技術,接種云南紅花油茶,每年的2月份是盛花期,會吸引很多游客到此參觀拍照。
黃袍山國家油茶產業示范園于2013年10月建成,占地面積350畝,2014年2月被國家林業局認定為“全國首個油茶產業示范園”,2015年6月被省旅游局認定為“3A級旅游景區”,園區有山、有湖,四季花果飄香,是一個集油茶科研、觀光、旅游、休閑的極佳選地。
油茶主題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油茶主題博物館,采用首艘“遼寧號”航母微縮造型,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,分為資源、歷史、文化、發展、展望五個部分,通過大量實物展品、多媒體技術、圖文展板等綜合手段,力圖全面、系統地向觀眾呈現一個生動豐富的油茶世界。
步入油茶博物館一樓,這里采用圖文、標本、實物及現代全息影像技術再現油茶發展歷史、油茶加工工藝演變、油茶深加工后的價值與效益。負一樓為油茶深加工產品展示區,這里展示著茶皂素、油茶膠囊、油茶多糖、油茶果膠、茶脯活性炭等多種產品。
不少游客上前,親身體驗蒸炒茶油的樂趣。
來自湖南岳陽的游客黎斌介紹,之前在超市里買過油茶,但并不知道,油茶從古至今,栽植和提煉技術都改進了很多。親身體驗了一下,加深了對油茶歷史的了解,吃得也更放心了。
游客張深對油茶的傳說很感興趣,停留在一塊壁畫前細細品讀:在通城縣城的東面,有一座海拔1200多米風景秀麗的大山,話說當年王母娘娘在瑤池設宴招待眾仙,眾仙感嘆瓊漿佳肴美味至極,皆贊不絕口。呂洞賓欲探調料秘笈,潛入內廚,偷得仙油一瓶,下凡至通城東面一座風景秀麗的大山。
此時,仙廚發現少了一瓶仙油,著急稟告王母娘娘,王母派遣天兵追查仙油去向。呂洞賓正在品味仙油,見天兵趕來,情急將仙油擲出,油瓶碎,仙油飛濺,滿山油霧。
色黃晶亮的仙油著實噴灑了呂洞賓一身,將仙袍染成晶橙黃色,酷似玉帝龍袍。呂洞賓大驚,將仙袍就地曬于山上,此山后來就幻化成了黃袍山。仙油飛濺,漫山遍野化成了一片片果樹,后因此樹與天官“查油”事件有因,便取名為“查油樹”。
鄂贛兩地的山民取“查油樹”的果實榨出的油為“查油”,因該油色香味酷似呂油賓偷的仙油,又有茶葉的芬香故稱為“茶油”。茶油工藝制作考究,民間一直有“黃金油”之說,茶油因此也香溢海內外。
跟隨導游的腳步,繼續向前走,一些古代石碾、木龍榨、稻草蒸茶餅等農耕文明產品,向人們展示著古代人榨油的智慧與艱辛。
油茶是山茶屬中油用物種的總稱,屬常綠闊葉小喬木,是我國特有的植物資源,與油棕、油橄欖、椰子并稱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。在我國已有2300多年的栽植、加工和利用油茶歷史,積淀形成了深厚的油茶文化。(朱亞平)